微软AI游戏翻车,直接生成游戏之路仍漫漫‌

日期:2025-04-14 21:06:23 / 人气:21



在生成式人工智能(AIGC)浪潮的推动下,游戏开发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。去年夏季,米哈游创始人蔡浩宇曾预言,AIGC将彻底改变游戏开发,甚至建议普通到专业级的开发者考虑转行。然而,近日微软发布的AI版《雷神之锤2》DEMO却为这一热潮浇了一盆冷水,引发了业界对AI在游戏开发中应用的深思。

4月5日,微软方面满怀信心地发布了用AIGC技术打造的《雷神之锤2》DEMO,旨在展示其世界与人类行动模型“Muse”的强大实力。然而,结果却大相径庭。海外科技媒体lifehacker在体验后,直言AI版《雷神之锤2》更像是一个“不断崩塌的梦境”,而非一款真正的游戏。

据报道,AI版《雷神之锤2》DEMO存在诸多严重问题。画面模糊、操作延迟只是冰山一角,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,游戏中的敌人会凭空闪现,且无攻击逻辑;角色生命值归零也不会死亡;转身可能导致房间变成电梯;加载界面卡死、敌人平移时消失等BUG层出不穷。这些问题使得游戏体验极差,远未达到微软预期的展示效果。

那么,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微软AI游戏的翻车呢?首先,Muse模型虽然被定位为能够帮助游戏开发者制作游戏原型的产品,能够生成游戏视觉效果和控制器动作,但其直接生成游戏画面的能力在当前AI技术水平下还显得不够成熟。AI模型的“幻觉”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,直接用其生成游戏画面还不可控,所生成的DEMO只能是机械地拼凑各种元素,难以称之为真正的游戏。

相比之下,米哈游创始人蔡浩宇的Anuttacon公司近期低调测试的《Whispers from the Star》则显得更有现实意义。这款游戏虽然被一些网友调侃为“聊天模拟器”,但它却是一个正经的、能运行起来的游戏。其设计取巧,游戏结构类似于数年前爆火的文字冒险手游《Lifeline》,但增加了玩家通过实时互动调动女主角的动作和情绪的元素,为AI在游戏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
事实上,AI在游戏开发中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。尽管AI技术能够极大地缩短游戏开发周期,提高开发效率,但其在游戏设计、剧情编写、角色塑造等方面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。目前,许多游戏厂商更倾向于使用AI工具来优化游戏开发管线,如用AI绘画工具Midjourney生成图形资产、用AI驱动的3D模型工具Cube完成角色和场景构建等。

展望未来,AI在游戏开发中的应用前景仍然广阔。但正如微软AI版《雷神之锤2》DEMO的翻车所揭示的那样,直接生成游戏或许仍是一条不归路。游戏开发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,需要综合考虑画面、剧情、角色、玩法等多个方面。AI技术虽然强大,但仍需与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相结合,才能打造出真正优秀的游戏作品。因此,对于游戏开发者而言,转行或许并非最佳选择,而是应该积极拥抱AI技术,将其融入游戏开发的各个环节中,共同推动游戏行业的创新发展。

作者:天狮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天狮娱乐 版权所有